一代:剃头挑子走天下
在泾阳县三渠镇,曾经有一家经营多年的理发店,因为店面在一棵大柳树旁,“三渠大树下”便成了这家店的代名词。店主是今年82岁的陈玉凤,她是他们大家庭里的一代理发师。
“1960年左右,我们的日子过得很牺惶,吃的基本是野菜、玉米面,甚至榆树皮。我跟着老伴儿学了理发手艺,就靠着一把剃头刀子和自己的手艺维持生计。那时,像我们这样的手艺人都是走街串巷吆喝着揽生意。”10月15日,提起往事,陈玉凤打开了话匣子。她告诉记者,在那个年代,为了省钱、图方便,镇上的人基本都不讲究头发的样式,男士常常剃成光头,女士往往留着长辫子。
20世纪80年代,在泾阳县三渠镇,陈玉凤在自己的小店里为顾客理发。
几十年间,理发作为陈玉凤和丈夫的立身之本,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。可理发毕竟是个体力活儿,两人渐渐上了年纪,对理发店的生意开始力不从心。“老伴儿去世之后,我一个人感觉撑不下来,无奈之下,2010年左右把理发店转让出去了,其实心里还很舍不得。”陈玉凤说。
如今,还保留着自己理发店的老照片和当时使用过的理发电推剪。在艰苦年代的苦与乐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,一直留在陈玉凤的心里。
二代:老字号理发店承载乡愁
虽然理发店转让出去了,但是她的理发手艺仍在传承。
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对自身形象有了更高的要求,作为“门面工程”,发型自然十分重要。陈玉凤的女儿刘海莉看到了其中的商机,1982年,她和丈夫刘武军在泾阳县城开起了理发店。
刘海莉今年54岁,在她的印象中,1990年左右,来自国外的一些时尚元素受到年轻人的欢迎,泾阳县城开始流行“电子手表鸡窝头”,大家觉得较时髦的发型莫过于“鸡窝头”。“来我们店里染发烫发的人越来越多,其中女性顾客占了一大半,她们会要求烫成式各样的卷发 ,还有些人说要照着明星的样子给头发染上颜色。”刘海莉说,相较之前,洗、剪、染、烫的价格都有小幅提高,理发发大约5元钱,染、烫则在30元50元不等。
夫妻俩善于根据流行趋势不断学习,满足顾客的要求,加上能吃苦耐劳,生意越做越大。“生意特别好时候,等候的顾客总是没地方坐,我们常常给顾客说的一句话就是‘您去转一会儿,过半个小时再来’。”海莉说,“我们店的规模也不断扩,员工较多时达20多人,我们还带过上百名徒弟。”
当年为了大家好记, 在挂’海丽美发厅’招牌的时候,我把名字里的’莉’字写成了‘丽’字,‘海丽’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。”刘海莉说。
9月20日,刘海莉用电推子为顾客理发。她所经营的理发店历程30多年变迁,已成为泾阳县城的老字号。
光阴荏苒,“海丽美发厅”这块招牌早已成为泾阳县城的老字号。由于原店铺所在的地方整体拆迁重建,“海丽美发厅”搬迁至二条街钟楼巷内。现在,仍有不少老顾客经常光临,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人一回到泾阳县,就会去店里找刘海莉夫妻俩理发,“海丽美发厅”承载着“60后”“70后”顾客的一份乡愁。
三代:让头发“多姿多彩”
今年25岁的刘苗,是刘海莉的侄子,也是她的徒弟,目前在泾阳县城中心位置经营着一家理发店。
作为家族中三代从事理发行业的年轻人,刘苗感触较深的是理发电推剪越来越先进,越来越有科技含量。“拿剃头发来说,以前用的是剃头刀子,对理发师的手艺要求很高,如果操作得不好就容易把顾客的头皮划伤。现在用的都是可插电或带电池的电动推子,既安全又好操作。至于烫头发,相比以前那种里面带夹层的电帽子,现在的烫发电推剪不但‘个头’更大,而且功能更多、更智能,可以设置温度、时间、角度等,非常方便。”刘苗说。
“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大幅提高,顾客不再满足于干篇一律的发型,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特点给我们提要求,希望头发的长度、颜色、样式适合他们的脸型、年龄和职业等。年长的顾客大多希望发型凸显成熟的气质,年轻人更加追求时尚和潮流。”刘苗告诉记者,“现在的顾客舍得在发型方面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,往往不惜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做一次头发。同时大家对理发的品质要求更高,不仅要求发型、发色要好看,还讲究染烫用品要质量好、不伤头发。”
扫一扫关注我们